01 “情緒”的哲學三問
情緒是什么?從哪來?到哪去?
剛才我們一起觀看了《頭腦特工隊》片段,直觀地了解了“手舞足蹈、咬牙切齒、茶飯不思、痛心疾首”等,關于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怕、悔、恨……”等人類各種正常的情緒表現。
情緒(emotion)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態度的體驗,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求之間關系的反應,是以個體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。
科學家甚至說:“情緒是心理上的大小便。”
既然情緒是個體面對世界時的自然反應,焦慮的產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,它會自動產生,因此我們允許并必須接納情緒。
02 你的“情緒小怪獸”是怎樣的?
目前因為新型冠狀肺炎的肆虐還沒有結束,不斷增加的感染人數,疫情能否被控制的不確定性,正常生活被改變,全民“禁足”的遭遇,令我們自然而然產生很多情緒,困境必然會帶來糟糕的情緒。
大家展示自己的所寫,所畫,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了焦慮、恐懼、緊張、憂愁、孤寂、擔心、慌張、無助。
召喚好情緒,我們先要知道情緒是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種的。
積極情緒來了,它會讓你神采飛揚、興致盎然,它能讓你源源不斷從自身獲得積極樂觀的正能量,感覺自己就是能量小太陽。
消極情緒來了,可就完全不同了,它會讓你情緒低落,垂頭喪氣,它會無時無刻不在消耗你自身的能量,讓你變得消沉悲觀。
03 好情緒有妙招
第一、規律作息
宅家時期,大家很容易打亂原有的規律作息,一個手機在手,可能就會將上床休息的時間一推再推,而第二天勢必會賴床晚起,時間長了,身體懶惰了,情緒也會隨之低沉。所以,最好保持早睡早起的好習慣,每天的生活很規律,讓你的身體得到很好的照顧,情緒自然也會好些的。
第二、快樂清單
做能引起快樂情緒的事,閱讀、畫畫、做飯。
04 善待你的負情緒
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有著名的情緒ABC理論。她認為:“人不是為事情困擾著,而是被對事情的看法困擾著。”
A是誘發性事件;B是想法、信念;C是由此產生的情緒和行為。
舉個例子,同樣是參加高中會考,兩個人都考砸了,一個可能會傷心欲絕,另一個可能是無所謂,所以事情不是關鍵,重要的是對一件事抱持怎樣的態度和看法,這才是影響人情緒的根本原因。
05 躲開這些不合理的想法
①自己應比別人強,自我價值過高;
②人應該得到生活中所有對自己重要的人的喜愛和贊許;
③有價值的人應在各方面都比別人強;
④任何事物都應按自己的意愿發展,否則會很糟糕;
⑤一個人應該擔心隨時可能發生災禍;
⑥情緒由外界控制,自己無能為力;
⑦已經定下的事是無法改變的;⑧一個人碰到的種種問題,總應該都有一個正確、完滿的答案,如果一個人無法找到它,便是不能容忍的事;
⑨對不好的人應該給予嚴厲的懲罰和制裁;⑩逃避挑戰與責任可能要比正視它們容易得多
以上這些想法和觀念,我們平時或多或少都有吧。所以說,少一些“應該”、少一些“以偏概全”,少一些“糟糕了”、“完蛋了”的念頭,我們會離快樂、幸福更近。
06 焦慮調節實操小貼士
自我注入正能量
①自我鼓勵對話
感受自我、允許焦慮、及時叫停
②正向思維
生活中的小確幸、過去的堅強、未來的美好期待
③快樂清單
④"利他"行為
外界尋求正能量
①傾訴與溝通 流出就是釋放
②閱讀引領方向的巨著 精神力量所向披靡
③積極的新聞報道 心靈雞湯
身體是最佳解藥
①腹式呼吸
②局部緊張法
③正念冥想
④運動
⑤多曬太陽
人的身心是一體的,放松了身體,精神也跟著輕松起來。
對于焦慮,我們的態度是善待、接納但不能沉浸。積極的緩解、消解,我的情緒我做主!
愿你妥善安放自己的情緒
愿你為心靈穿上盔甲
愿你目光清明平和快樂做那向上的光,
永遠充滿希望
春已暖
花會開
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
武漢加油!中國加油!